舆情聚焦 | 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,“研学旅行”成教育新形式

研学旅行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词,它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、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,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方式。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在河南开封发布《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,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,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。

舆情聚焦 | 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,“研学旅行”成教育新形式

一、事件概述

研学旅行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词,它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、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,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方式。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在河南开封发布《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旅游产业跨界融合,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,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。

二、事件回顾

2013年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国民旅游休闲纲要(2013-2020年)》,倡导"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",正式为研学旅行正名。

2016年12月,教育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旅游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,其中明确: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,通过集体旅行、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。

2017年5月1日,国家旅游局发布的《研学旅行服务规范》行业标准正式实施,加上教育部、国家旅游局等11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,两份文件"双管齐下"共同推动研学旅行在全国范围开展。

2017年10月21日,由中国旅游研究院、河南省旅游局、开封市人民政府、河南大学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旅行服务产业发展峰会暨“一带一路”城市旅游联盟年会在开封市举行。会上发布了《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》,报告显示,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。

三、舆情分析

1、舆情曝光趋势

图片1

图片1:舆情曝光趋势

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舆情监测中心数据显示(如图1),关于“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”的舆论讨论从2017年10月21日开始逐步上升,并在10月23日上午达到舆论高峰,随后略有下降,在10月24日再次达到舆情次峰,继而下降,但舆论讨论并没有完全消失。

2、站点分布统计

图片2

图2 站点分布统计

从媒体报道来看,央广网、人民网、凤凰网、搜狐网、腾讯网等主流媒体均对此进行了报道。东方网、开封网、汉丰网等地方主流新媒体也对此保持了关注(如图2)。

3、媒体报道分析

图片3

图片3:媒体类型统计

根据博约大数据平台实时数据监测显示,在报道媒介上,新闻信息占比最多,约占80.84%;电子报刊信息次之,为15.26%;微信信息量占比为1.30%。

4、字符云图

图片4

图片4:热点词频

从字符云图中可以看出,“研学旅行”、“学与游”、“课程开发”、“教育”等均是讨论的焦点。

5、研学旅行行业总体分析

发展现状

研学旅行的市场热度持续上升。在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与休闲消费的兴起的背景下,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与人口政策的放开,在自上而下的政策催化,以及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的浪潮下,研学旅行市场需求不断释放。在市场迅猛增长的需求驱动下,研学旅行行业内部出现了更为丰富的市场主体,在消费多元化与升级提质需求的驱动下,研学旅行产品的丰富化、标准化、立体化、创新化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。

消费需求状况

研学旅行消费需求后劲可期。据调查,约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了解研学旅行,80%左右的人表示对研学旅行很感兴趣,六成左右受访者参加过研学旅行。在参加过研学旅行的受访者中,70%左右的通过学校和教育机构参与研学旅行,90%左右对研学旅行表示基本达到80分满意水平。从参加研学旅行的意愿调查来看,70%的人期望旅行时长是6-10天,人均花费能接受在3000-10000元的所占比例达88%,64%的人认为目前市场上的研学旅行产品能满足需求。各区域主要热门旅游城市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成都、沈阳、武汉、西安等愿意参与研学旅行的比例基本达到70%以上。

市场前景判断

研学旅行行业规模和市场空间广阔。随着研学旅行成为在校学生的刚需,未来3~5年内研学旅行的学校渗透率将迅速提升,据不完全估算,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,加上成年人和老年群体的研学旅行需求,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。未来,学校、留学中介和培训机构、旅行社等相关企业跨界融合将成为研学旅行发展的主打方向,研学市场的集中度有望提升。与此同时,研学旅行通过融入教育元素,创造更多价值并与普通旅游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,加上消费者对研学旅行产品的价格敏感度较低,研学旅行行业利润率有较好的保障。

四、观点倾向分析

媒体观点

【南方教育时报】研学旅行应防止高大上变成“假大空”

【人民网】研学旅行:“游”为主流“学”尚不足

【湖北日报】发展研学旅游不应只算经济账

【中国教育报】研学旅行重在“研”不在“旅”

【人民日报】研学旅行:走出“成长烦恼”

【新华网】“研学旅行”切莫变了味

【光明网】研学旅行需“知行合一”

意见领袖观点

研学旅行不是旅游,要有课程开发。

【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 吕玉刚】: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要的渠道和载体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以及家长,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开展研学旅行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。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,要有课程的开发,特别是到了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基地和文化基地,要把文化的内涵、革命的精神讲出来,让学生受到教育。

研学是目的 旅行为载体

【广东中旅移民签证顾问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 魏光谱】:学校要把学生通过研学"送出去",也要使学生们通过研学可以"学回来",因此在甄选旅行机构时,要考虑价格,考虑资质,考虑行程、课程设置,考虑陪行人员;家长要转变思路,不要看孩子出去拍了多少照片,走了多少景点,而要看孩子们学到多少知识。行业要转变思路,把接待成年人的多看、多买、多吃的三多,转化为可以让学生多学习、多动手、多交流。

研学旅行不能流行走过场的形式主义

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】:研学旅行倘若实施不好,可能会陷入“只学不旅”或“只旅不学”的怪圈。一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打着研学旅行的旗号,组织学生们换个场所补习校内课程,这就偏离了研学旅行的初衷。有些学校尚未挣脱应试教育的镣铐,考评学生仍然唯分数论,对研学旅行则采取敷衍的态度,流于走走过场的形式主义。研学旅行要想真正落到实处,需要学校和家长进一步转变观念,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多种需求,不能一味强调“读万卷书”,而忽视了“行万里路”。另外,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应该更全面一些,摒弃唯分数论的做法,可以考虑将学生对自然的兴趣、文化素养、人际交往能力等纳入考评体系中。“学校可以研究制定研学旅行的督导方式和评价标准,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依据。”

【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 王琪延】:研学旅行需更多依靠市场的力量,政府则发挥引导作用,强化监督管理。可以通过成立政府认可的行业组织、产业联盟,再由相关组织来制定行业标准,包括研学旅行机构的准入门槛、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等,从而使政府在履行检查监督职能时有所参照。

旅游网站负责人发言

【众信游学品牌负责人 朱莉】:国内研学是以学校为主体的研学课程,研学主题突出,比如包括红色研学、科技研学、历史课堂、人文课堂、自然课堂、职业体验等,价格一般比较平稳。目前寒假产品均已上线,而且随着研学市场的细分,众信旅游会将每日的日程安排与所学内容或技能相结合。

【驴妈妈旅游网相关负责人】:针对青少年寒假的研学类产品,目前已上线品类较少,预计11月中上旬会大规模展开。从目前来看,研学类产品价格和去年持平。同时在满足大众游客常规需求的基础上,驴妈妈也在通过与第三方教育机构合作,加大了对深度、定制化研学线路的开发。产品类型会更加多元化,内容上主题性更丰富,除了以往语言、文化历史类主题外,也会增加野外生存、高山露营滑雪、演讲口才培训、电影艺术修养等内容。

【携程相关负责人】:目前研学旅行的费用水平方面,海外平均单价26000元,国内平均单价4000元。而对于产品如何打造,该负责人表示,携程有格式化标准,对于营地的名称、课程内容、营地环境、历史口碑等尽可能做到透明展示,携程还会派出神秘客人或工作人员实地探访营地,完成测评报告,并公布客人真实的点评数据,以此来给后续客人的选择提供参考。

五、深度分析

虽然研学旅行的初衷是好的。但是在施行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。应该如何提升研学旅行的整体水准?如何推进教育与旅游的跨界融合发展呢?

第一,政府要协调一致,形成系统规划和机制,并给予研学旅行政策优惠。研学旅行体系建设需要教育、旅游、文化、财政、公安、交通、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密切配合,要有各部门协调一致的系统化的发展规划,形成跨政府部门的统筹机制、组织实施机制、课程教学机制、引导宣传机制,建议建立研学旅行基地建设、经费统筹机制和安全责任机制,确保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。

第二,建议将研学旅行纳入我国学校教育大纲和学校教育教学内容,纳入学校综合素质考评体系、学分管理体系。各地要把研学旅行实施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,系统建立学校研学旅行教育体系。研学旅行应实施国内研学、出境研学、入境研学一体化运作,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,初中阶段以县情、市情为主,高中阶段以省情、国情为主,并能开阔国际视野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,强化双向交流、中外交流,强调行中学、行中悟、实践中学、学以致用,谋求全面发展。

第三,建议以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为主,健全研学旅行组织实施和管理体系。吸纳国家发改委、公安部、财政部、交通运输部、文化部、食品药品监管总局、保监会、共青团中央、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门合作,联合成立“国家研学旅行专门指导委员会”,同时成立国家级专家智库支持产业发展。从百年树人、国家战略的高度联合出台政策,对有组织的研学团队实施门票优惠,对指定线路提供折扣机票、车票优惠,对研学的经营单位实施税收优惠,组织保险公司推出研学旅行的特惠保险等,加快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。

第四,积极探索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研学旅行跨界产业化运作,努力培育研学旅行市场主体和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。要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,探索研学机构、研学基地的资质认定,摸索研学旅行导师制,实施标准化服务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,进而出台和推行研学旅行国家标准;逐步推进研学旅行,通过试点摸索经验,总结经验分类推广、管理不断提升,做到活动品质持续提升,组织管理规范有序;要努力培育研学市场主体,从旅游企业、教育中介机构中选优用优,避免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,进而产生产业联动,以推动地方教育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。

第五,高度重视并建立政府主导,学校、企业、机构、家庭各负其责安全保障体系。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,建立包括旅行意外保险、研学专项保险在内的安全和应急综合保障体系。可以借鉴旅游行业经过几十年摸索形成的旅游安全立法、安全保障体系和保险等经验,逐步做到让研学旅行有法可依,建议采取强制性的意外保险制度,同时让研学旅行的安全警示、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等体系高效运转,形成基础条件保障有力、安全责任落实到位、让学校和家长放心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。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0551-65322613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产品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zxl@boryou.com      zcb@boryou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8:45-17:45,节假日休息

QR co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