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舆情和网络事件,往往是集体围观的网民依靠臆测、情绪、经验和想象力,集体创作的一个巨大的网络传言、流言大杂烩。
舆情聚焦 | “于鑫慧事件”背后:反转舆情的主角常常是女性
任何创作者都同意,现实是远比小说精彩的。小说要遵循某种逻辑金线,但是现实,往往逻辑混乱,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。尤其是网络时代,网络舆情和网络事件,往往是集体围观的网民依靠臆测、情绪、经验和想象力,集体创作的一个巨大的网络传言、流言大杂烩。更何况还有专业的水军、半智能的机器人参与其间营销和带节奏。所以我们今天考察某个具体的网络舆情,如果不能以理性穿透情绪化的碎片迷雾,以洞察打破圈层的认知隔阂,很容易陷入偏狭的认识误区。
就以眼下容易引发围观的网络事件来说,不外乎暴力、道德、情色、腐败等类型,往往某个碎片化的信息以劲爆的方式在网上刚一爆料,瞬间就会吸引所有人的关注,然后在真相最后出现之前,人们已经依靠猜测、情绪和天才想象力,勾画出了一个完整的精彩的故事雏形。一个“后真相”的故事已经成形。当有说服力的真相最终出现的时候,舆情反转、事件翻车的现象就出现了。其实反转往往才是故事的画龙点睛之笔,满足了网民的追剧心理。
但是这一段时间的反转故事,比较突出的现象,是涉及的主角都是女性。典型的如:
罗冠军强奸案。该案曾几度登上了热搜,起因是其前女友梁颖发布长文,进行血泪控诉。但几天后,该事件竟然出现了反转,梁颖通过律师发文道歉,承认罗冠军并没有强奸自己,是因为分手才冤枉罗冠军。然后双方握手言和。网友两面不是人,白白捐了一大把义愤。
今年4月,鲍毓明案闹得沸沸扬扬,惊动了中央派出调查组。到9月,官方发布通告,经几个月实地走访调查,真实情况为:韩某某系1997年生人,和鲍毓明发生关系时已年满18岁,她所披露的情况均不属实,鲍毓明不构成性侵幼女罪。韩某某着实利用网络泛滥的罗宾汉情绪,耍了网友一把。
10月9日,一位女子在华南理工笃行楼下撕心裂肺的哭喊,拉开了该校王教授“性侵事件”的大幕。网友瞬间被激怒,声讨如潮,学校第一时间做了解聘决定。接下来,反转细节爆出:该女子所说诸多不实,倒是很多逼宫细节让人不悦,原来是一个勒索未遂的故事,也解释了为何未见公安部门介入的原因。但显然男主角并不清白,学校解聘无可厚非。
最新一例是让很多媒体都翻了船的于鑫慧。这位90后女性,在武汉疫情后到疫区做护工,获得了主流媒体的报道和社会的赞誉,荣誉纷至沓来,更因如愿嫁给兵哥哥达到人生巅峰,可随即就被扒出很渣的过往细节,老赖、重婚……令人大跌眼镜,人设彻底翻船。官媒都悄无声息地撤了稿。
关于于鑫慧事件,我们要多评论一句。无论她的过去有多么不堪,但是当她自愿赶往疫区的时候,这一段路程以及她在疫区的奉献,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,这一段时间她是高尚的,无论她当初的动机如何,毕竟她做出了贡献。有人会质疑她的初衷。但是人总是复杂的,没有天生水晶般晶莹透亮的人,人的灵魂多多少少都有杂质。人类如果没有自私的本性,社会不会如此发达。或许于鑫慧本来就是想博出位,但是希望通过劳动和奉献、来改变人生命运的人及其初衷都是高尚的;或许她的初衷就是通过前往疫区奉献,救赎以往不洁的灵魂,那么她的初衷也达到了。我们的社会应该允许有过错的人通过劳动来获得新生,而不应该一棒子打死。但她在公开征婚、涉嫌重婚之后,她的高光就开始黯然熄灭了。媒体和社会对她的指责,是她应该付出的代价,但是我们宁愿就此放过她,放她一条生路!
媒体没有大错,一个90后,有颜值有功劳有奉献的年轻人,是媒体天然的报道对象;公众也没有错,她的存在让人们相信生活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。如果要说错的话,需要指出的是相关部门有些不审慎:在授予荣誉的时候,起码应该和她的单位取得联系进行了解。也错在我们某些文化生产机制:找到某个正面的典型之后,就拼命以各种手段推向神的高度,直到不堪重负,轰然倒塌,造成一个“反转”的次生舆情。
但是本文要探讨的是,为何众多反转剧的主角,都是女性?
我们知道,社会生活如此丰富复杂,每天线上线下发生太多的精彩故事,多少悲欢离合、酸甜苦辣,都能找到对应的故事线索。但是上述的反转故事,只是其中最为著名、网民围观最多的少数而已。故事之间会生存博弈和能量竞争。但绝大多数的故事只有局部的影响力,很快就在网络被掩盖和遗忘,成为被网络流量冲走的“淘汰物”。故事的主角,如果是老人、男人、孩子、妇女、农民、工人等不具有敏感传播特质的人物,根本不可能在网络上掀起更大的波澜,流量也就无从谈起。他们的悲喜剧,只会在他们的生活圈、朋友圈引发一点异动,绝无可能成为网络事件。
这告诉我们,我们看到的网络事件,只是这个世界斑斓现象的万千之一。网络之海永远只会呈现泡沫,泡沫之下,看不到景观。我们在今天为何如此渴望调查记者的重生,就是寄望于他们以记录性的笔触,再度深入人间和民间,打捞那些寻常男女的真实的故事,成为新闻的头条和主角,然后借助网络的二次传播,让我们能关注到这些弱势群体,推动他们人生际遇的改善。不少藉藉无名的艰难个体,如果没有新闻的关注,他们注定此生将石沉大海,永无出头之日。
这个网络规律的背后,是一个深刻的认知方法论的问题。每个被关注的网络女主角的下面,是无数个被遮掩的悲剧性的角色,他们淹没于滔滔流量的深海之下,如同静静沉底的渺小鱼虾,只能忍受命运的践踏。而风口浪尖的主角事件的每一次反转,对于这样真正的弱者群体,构成了最大的伤害,因为人们将更深地忽视他们、蔑视他们,认为他们的哭诉,不过是寻求关注,是又一个勒索未遂的故事。感觉受骗的人们,因此选择了再一次更为彻底地抛弃和忽视他们。
但是今天探讨的重点是,对于著名的反转故事的主角几乎都是女性以及年轻的女性,我们又该如何看待?这同样是传播心理学上的选择性关注的问题。我们将揭开网络传播的某个真相。
正如上文所言,作为流量时代和娱乐时代,今天能在网络上泛起泡沫、引发关注的事件,往往具有猎奇、暴力、情色、腐败、财富、道德等特质,如果一个事件同时具备了两三个以上的特征,则此事件往往会大火。除了特殊时段激发了人们本能的恐惧,如疫情期间的李文亮舆情等事件之外,过半的火爆舆情都是集中了敏感特质的综合体,成为舆情的易感体质,如引发全国关注的鲍某明涉嫌性侵养女案,就集中了猎奇、情色、财富、道德等诸多特质,引发强烈关注。这其中,我们总结会发现,很多集中了多种敏感特征的舆情事件主角,往往有年轻女性的身影。
除了上述各大反转舆情,还有如下受到高度关注的舆情,往往是女主角:
娱乐时代的情色消费,已经深刻地侵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。我们这里所说的情色消费,是指依靠颜值、衣品、肉体、曲线、软色情、情色联想、言语诱引等因素构成的消费场景,这样的场景几乎都会利用年轻女性作为酵素或者引子。我们看直播现象、网红现象等吸引眼球的场景,往往是利用女性、尤其是年轻女性的标签而引发的。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,年轻女性作为消费社会的敏感的物化符号,往往能够和猎奇、暴力、情色、腐败、财富、道德等敏感特质有所勾连,从而易于引发舆情。
因此,我们大体可以这样概括:现实社会是以男性为节点而搭建的,遵循权力定律;网络世界是以女性为节点进行连接的,遵循吸引力定律。
简单来说,上文涉及的诸多反转事件涉及女性的现象,其实本身是一个选择性关注的现象,而人们在网络上选择关注女性、尤其是年轻女性,是以各种复杂的心态对女性的围观,其背后往往是消费女性。即便是对于女性作为弱势方的同情,比如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女的关注,除了维持秩序、表达义愤之外,也出于这种关注和发声彰显了自己的道德优越感。
我们曾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:女性主义正遭遇娱乐主义的乱刀。女性被肢解、抽象为大腿、胸部、臀部各种标签和各种曲线,沦为消费砧板上的精品菜色。当然,女性主义也有挣扎一下的动作,比如“小鲜肉”的出现,被认为是女性消费男色时代的来临,但其背后,是男星和经纪人主导下的粉丝经济,女性粉丝消费更为疯狂,支撑女性主义的独立经济地位遭到剥夺,性别地位进一步沦落——她们误认“被消费”为性别解放,而对此推波助澜,无意识地沦为消费女性的娱乐主义的合谋者。
本文作者:燕志华 博士
文章来源:公众号“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”
文章转载已得到作者授权